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机械(0855)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2-03-0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机械(0855)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机械学科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同时覆盖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需要制造装备或服务装备的各个行业。机械学科领域涵盖的制造业是国家中支柱产业之一。

机械学科是通过研究并实施各种制造技术,为人类生存和社经济及国防的发展提供各类机械制造产品、各类装备和相应服务的重要基础工程领域。机械学科主要覆盖基于各种科学原理的制造工艺类技术,支持不同制造工艺及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装备及其自动化类技术,面向产品、工艺、装备及制造系统的设计类技术,工艺实施及装备运行的控制类技术,保证或改善工艺、产品及装备品质的检测、试验、诊断及质量控制类技术,工艺过程、制造系统或制造企业的信息获取、管理及应用类技术;工艺装备的安装、维护、保养技术等。

昆明理工大学机械学科覆盖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农业工程等学科及其应用领域,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评价等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及其相关应用;基于多年来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还与动力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领域密切相关、密切交叉融合。本专业以培育机械学科领域及其应用领域人才为主体,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并已形成了立足云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教育、科研发展模式。

二、培养目标

机械专业主动融入智能制造国家战略,支持云南省实施工业强省一带一路战略,重点面向云南省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高原特色农业、电子信息等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以及农业、烟草、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并服务全国和东南亚,培养具有扎根红土,服务有色,勇于奉献精神,能适应智能制造应用要求的,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和农业工程领域应用研究、设计制造、检测控制、维护保养、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备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和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管理人才和工业设计师。培养目标可具体表述为: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掌握机械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机械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学科方向

序号

学科方向名称

学科方向内容

1

机械动力学及其应用

主要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及分析理论和方法、机械系统优化设计理论及方法、机械振动试验及分析方法、减振和隔振方法、噪声控制理论方法等解决企业工程实际动力学相关问题。

2

机电系统故障诊断

主要研究机电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故障信号检测、分析与自动诊断技术与系统;研发集管理、监测、诊断、决策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化设备智能维护系统;开展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和健康维护技术的工程应用。

3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主要研究机械产品的概念设计、数字化建模、结构分析和优化;制造过程数值模拟等数字化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新轻型薄板材料新型连接理论、方法及技术

4

复杂机电系统集成与控制

主要研究复杂非线性系统智能控制、自适应参数估计及应用;开展流体动力学基础理论、机电液驱动与传动、电液伺服控制与检测的研究,开发智能化、集成化机电装备。

5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主要研究机器人基础理论、系统设计、智能感知、智能控制和多机协同等,开展以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数字化车间建模与仿真、智能制造应用技术研究。

6

工业工程

主要研究集成人、机、料、法、测的集成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评价和优化研究;开展基于价值链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企业精益管理、企业数字化改造等方面的智能化应用研究。

7

工业设计工程

主要研究工业产品与信息化产品设计中的造型设计、色彩设计、人机关系、材料选择、表面处理效果设计、设计评价等问题,进行工业产品与信息交互设计。

8

农业工程

研究农业装备、农业水利、农业电气化、农业生物环境的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和系统设计,开展丘陵山地农机装备、高原特色作物灌溉排水技术与装备、生物质转化及利用等应用技术研究。

四、培养方式与培养年限

(一)培养方式

机械专业学位面向企业工程实际,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企业实际应用需求,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研究等教学方法,课堂教授与自学相结合,针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重视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

1.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内完成全部或主要课程学习,少量实践类课程可以在研究生专业实践单位完成。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开展至少1年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可以采取集中统一安排,也可采取分段灵活安排。专业实践内容包括课程实验、企业实践、课题研究等形式,实践内容可根据不同的实践形式由校内导师及企业导师决定,实践结束时所撰写的总结报告要有一定的深度、独到的见解,实践成果需能直接服务于实践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高效生产。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在专业实践单位进行,但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鼓励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校内导师,同时确定一名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校内外导师的资格由学校相关部门审定)

2.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校不离岗方式培养,但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半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研究工作应结合研究生所在单位的科技开发、工程设计与建设、工业生产实际来完成。实行双导师制,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名校内导师,同时确定一名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导师(校内外导师的资格由学校相关部门审定)

(二)培养年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4年,学制为3年。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5年,学制为3年。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课程设置

研究生课程按模块设置,分为全校公共课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学科专业课模块和其他课程模块。全校公共课模块是全校研究生的必修课程,指政治理论课和外国语言等课程。学科基础课模块是指体现机械工程和农业工程学科特征和学科应有知识结构的课程。学科专业课模块是指必须具备的机械工程专业和和农业工程知识和应用技能课程,选修课指研究方向应该拓展的知识与技能,含跨学科方向的课程。其他课程模块是指除上述以外的课程,包括必修环节和补修课等

(二)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分按课内授课学时计算,外语课36学时为一个学分,其他课程18学时为一个学分。

全日制机械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最低课程学分要求为32学分:课程学习不少于26学分,必修环节6学分,其余为学科专业课。

全日制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修专业实践环节6个学分,其中学术活动1个学分(含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求在读期间参加10次以上的学术活动,撰写个人学习心得,题目自定,字数不少于3000字,学院组织导师对研究生提交的学习心得评定考核成绩。实践教学5学分,详见《昆明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工作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非全日制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按进校不离岗方式培养,实践环节不做硬性规定。

凡同等学历和跨学科考取我校的研究生,补修2-3门本学科本科或硕士阶段的主干课程,但不计学分。

(三)课程教学要求

1. 理论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注重运用合作学习、案例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现场研讨、模拟训练等方法。

 2.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主要分为校内实践环节和企业实践环节。

(1) 校内实践环节

课内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创新类实验课程。利用学校已有的实践条件开设的实践环节,主要辅助理论课程教学和创新教育。

(2) 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环节是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企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该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本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实践内容完成论文选题工作。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企业实践环节内容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协商决定后,需填写《昆明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计划表》,认真组织开展相应的企业实践活动,并进行必要的总结和考核评估,获得相应的学分。

非全日制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按进校不离岗方式培养,实践环节不做硬性规定。

3. 时间安排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0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 课程学习与校内实践阶段。以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技术学位课、非学位课学习为主,理论学习、校内实践相结合,以充分利用校内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工程实践教育平台。

(2) 第二阶段(0.5年,第三学期) —— 企业实践与部分非学位课学习阶段。在该阶段以企业实践为主(简称为企业实践I),也可依托企业现场环境,同步安排部分专业技术学位课或非学位课的学习。除依托企业开展的相关课程学习要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之外,该阶段的其他具体要求如下:

 研究生在校内外导师指导下,从企业实际问题中选择具有一定技术先进性的问题作为学位论文课题,并围绕该问题系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现场相关数据。撰写文献综述,完成选题论证和开题报告等工作。根据文献综述的质量和开题报告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

 鼓励研究生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联系公司企业完成专业实践,也可联系到海外相关高校攻读相关课程,以了解机械学科相关方向的国际最新技术进展,拓展国际视野,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3) 第三阶段(1.5第四~第六学期) —— 学位论文与企业关联学习阶段。以完成学位论文为主,根据课题需要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并根据课题需要深入企业完成技术方案的实施、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产品的研发等工作。

该阶段即将结束时(学位论文预审期间),要求研究生根据企业实践内容,撰写不少于4000字的企业实践总结报告,并填写《昆明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环节考核登记表》;然后进行评审答辩,并将实践期间的表现、论文环节与企业联系的密切程度、所取得的收获或成果等,综合考虑后计入总成绩,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未取得该环节相应学分者,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0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 课程学习与校内实践阶段。以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技术学位课、非学位课学习为主,理论学习、校内实践相结合,以充分利用校内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工程实践教育平台。

(2) 第二阶段(2.0第三~第六学期) ——工程实际问题解决与学位论文完成阶段。根据企业实际工程需求,完成技术方案的实施、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产品的研发等工作。并按照学位论文管理流程,完成学位论文开题答辩、中期检查、毕业论文审核、毕业论文答辩等。

六、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应根据行业、企业面临的共性关键实际问题开展研究,体现研究生对知识应用能力的掌握水平。

(一)论文的选题与形式

论文选题都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要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社会实践问题的能力。确立选题后,便可依其所属的形式开展工作。论文选题应源于机械、农业工程领域生产实际,应着重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研究结果应该能对行业,特别是所在单位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具体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选取:

(1) 制造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

(2) 机械学科领域及应用行业领域新装备、新产品、新设计、新工艺、新技术或新应用软件的研制与开发;

(3) 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制造先进技术;

(4) 机械学科领域及应用行业领域应用基础性理论研究、应用基础性实验研究、预研专题;

(5) 机械学科领域及应用行业领域的工程设计与实施项目;

(6) 较为完整的机械学科领域技术项目或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

(7) 制造技术标准或规范制定;

(8) 与制造相关工程的需求分析与技术调研;

(9) 其他与机械学科及其应用领域相关的课题。

论文选题内容归纳为应用研究、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试验研究等四种形式。

1应用研究类是指直接来源于机械

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机械工程、农业工程领域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工程设计类是指综合运用机械工程、农业工程领域的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设计工具等,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装备及其工艺等问题所从事的工程设计。

3产品研发类是指来源于机械学科领域及应用行业领域生产实际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各类应用软件开发、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

4试验研究类是指针对某个试验对象或试验任务开展的专门大型或特殊试验研究,或目前尚无标准规范的试验方法研究。

(二)开题报告

研究生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按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规定》(试行)(研究生院院字[2013]3号)执行。以书面和讲述两种方式,就论文选题作报告,成绩按通过/不通过登记。

硕士生的书面开题报告一般应为0.51.0万字。内容一般应包括:课题来源和选题依据,对国内外近510年中的4070篇有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和总结(一般不少于40篇);研究方案,阐明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手段和方法等;研究工作基础,说明具备的研究条件、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计划及时间安排。

学院按学校规定的时间组织开题报告答辩会,答辩小组至少由3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获得者组成。对一次答辩未能通过者,至少延期半年进行再次答辩;对与二次答辩仍然未能通过者,延期1年后论文重新评审,评审通过后答辩;对与二次以上答辩仍然未通过者,取消开题答辩资格。

(三)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对全日制研究生在读期间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工作进展和科研能力等全面综合的测评。根据综合测评结果,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按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 (试行)》(昆理工大校字〔201569号)执行。

(四)论文内容与撰写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是系统完整的学术研究论文,要体现充分的工作量和成果的先进性。学位论文要具备相应的学术水平和足够的工作量,对所研究课题应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生产工艺、指导工程实践等方面中的12个方面上提出一定的新见解。论文研究要能够反映出作者对机械学科领域及应用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以及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字数一般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的撰写规范按照《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执行

对于应用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试验研究等四种不同类型的选题,其论文主体部分相应有不同的内容要求和撰写要求。

(1) 应用研究类

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针对研究命题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对拟解决问题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或数值仿真,要求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研究方法应综合运用机械学科领域及应用行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所研究的命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规范、科学、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通过资料检索、定性或定量分析等技术手段开展工作,实验方案合理,数据翔实准确,分析过程严谨;论文的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能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具体撰写体例示范如下:

①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应用研究命题的背景及必要性,对应用研究命题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②研究与分析: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或实验研究,或者进行数值分析。

③应用及检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或进行检验,并对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局限性等工作性能进行分析。

④总结:系统地概括应用研究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研究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简要描述成果的应用价值,并对未来改进研究进行展望或提出建议。

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1 应用研究类学位论文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15)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机械学科领域及其应用行业领域的研究范畴

5

1.2文献综述

·文献资料的全面性、新颖性

·总结归纳的客观性、正确性

5

1.3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5

(40)

2.1研究内容的合理性

·研究内容全面,具有一定广度

·研究内容细致,具有一定深度

·研究资料与数据全面、可靠

15

2.2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研究思路设计合理

·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15

2.3工作的难易度及工作量

·研究工作量饱满

·研究工作具有一定难度

10

(30)

3.1研究成果的价值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5

3.2研究结果的新颖性

·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15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

·能够反映应用研究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的真实性、权威性、规范性

3

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优秀:总分≥85;良好:84≥总分≥70;合格:69≥总分≥60;不合格:总分≤59

(2) 工程设计类

工程设计类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文献综述及设计方案、设计报告和设计说明三部分内容。文献综述及设计方案包括在对国内、外同类工程设计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可以是工程图、工程技术方案、工艺方案等,可以用文字、图纸、表格、模型等表述。设计报告包括基本的设计思路、设计分析和设计依据等。设计说明是按照工程类设计规范必备的各类辅助性技术文件,包括工程项目概况、所遵循的规范标准、技术经济指标等。具体撰写体例示范如下:

①绪论:阐述所开展的工程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重点阐述设计对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问题所在,对设计对象的国内外现状应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并简述本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②设计报告:详细描述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技术原理等;对比分析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工程设计项目,还可包括科学计算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测试分析、仿真实验分析、结果验证等具体描述。

③总结:系统地概括工程设计所涉及的所有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在设计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简要描述给出的工程设计的优缺点,并对进一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④附件:给出设计方案及设计说明。

工程设计类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2 工程设计类学位论文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选题

(15)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机械学科领域及其应用行业的研究范畴

5

1.2文献综述

·文献资料的全面性、新颖性

·总结归纳的客观性、正确性

5

1.3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5

内容
(40)

2.1设计内容

·方案合理,依据可靠

·合理采用了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

·综合应用了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

15

2.2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科学、合理

·技术手段先进、实用

15

2.3工作的难易度及工作量

·设计工作量饱满

·研发工作具有一定难度

10

成果

(30)

3.1设计成果

·完整规范

·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10

3.2设计成果的实用性

·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0

3.3设计成果的新颖性

·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10

写作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

·能够反映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的真实性、权威性、规范性

3

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优秀:总分85;良好:84≥总分≥70;合格:69≥总分≥60;不合格:总分59

(3) 产品研发类

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文献综述及研发内容、研发方法和产品成果三部分内容。文献综述及研发内容包括在对国内、外同类产品综述的基础上对所研发产品进行的功能及需求分析,提出论文研发产品的性能指标和技术指标;阐述研发的技术思路与技术原理,给出研发的方案设计、产品详细设计、分析计算或数值仿真等;对产品的试制或量产,以及所进行的各种性能测试等。研发方法包括产品研发的完整工作流程,所采用的科学原理、技术规范和技术手段等。研发成果包括对所研发产品的详细描述,产品所达到的行业规范,以及产品生产所需满足的相应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等。具体撰写体例示范如下:

①绪论:阐述所研发产品的背景及必要性、国内外同类产品研发和应用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述本产品研发的主要工作内容。

②研发理论及分析: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功能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确定性能技术指标,给出设计思路与技术原理,采取科学、合理地方法对其进行详细设计和校核计算,并对其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及分析。

③实施与性能测试: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开发或试制,并对产品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对照产品设计指标进行比较,必要时进行改进或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④总结:系统地概括产品研发中所涉及的主要工作及其主要结论,并明确指出作者产品研发中的新思想或新见解;对所研发产品的应用前景,以及进一步改善、提高产品性能的方法、手段进行展望。

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如表3所示。

3 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

权重

选题

(15)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机械学科领域及其应用行业领域的研究范畴

5

1.2文献综述

·文献资料的全面性、新颖性

·总结归纳的客观性、正确性

5

1.3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5

内容
(40)

2.1研发内容的合理性

·基本原理正确

·产品功能先进、实用

·分析计算正确

15

2.2研发方法的科学性

·方案科学、可行

·技术手段先进

·采用了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

15

2.3工作的难易度及工作量

·研发工作量饱满

·研发工作具有一定难度

10

成果

(30)

3.1研发产品的效益和应用

·研发产品经过检验或认证

·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5

3.2研发产品的新颖性

·有新思想或新见解

·有自主关键技术

15

写作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

·能够反映产品研发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的真实性、权威性、规范性

3

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优秀:总分85;良好:84≥总分≥70;合格:69≥总分≥60;不合格:总分59

(4) 试验研究类

试验研究类学位论文可以试验报告的形式体现,一般应包括在国内、外同类试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试验方案、完成试验设计、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分析等部分内容。试验方案包括试验对象、试验目标、试验条件、试验规范、试验技术思路。试验设计包括试验方案的技术实现,即试验平台的设计和测试方法的设计。试验数据处理及试验结果分析包括数据处理的数理方法及不确定度分析、对试验结果作客观评价。论文要求试验方法具有先进性,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及工作量。具体撰写体例示范如下:

①绪论:对所要进行的试验问题有清晰的描述,对国内、外现状进行客观的综述,重点分析国内外解决此类实验的代表性方法,阐述所进行试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简述论文的主要内容。

②试验方案:在绪论综述的基础上,比较和分析各种方法优缺点,提出本论文的试验方法或方法体系,并阐述获取试验参数的科学原理和试验的技术思路。

③试验设计:详细描述实验方案的技术实现,给出试验平台的设计和测试方法的设计依据和设计结果。

④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阐述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试验的不确定度分析。针对试验目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⑤总结:系统地概括试验中所涉及的相关工作及其主要结论,重点描述试验中发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及新规律,简要描述该项试验工作的价值,同时简要给出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产品研发类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如表4所示。

4 试验研究类学位论文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权重

选题

(15)

1.1选题背景

·来源于工程实际

·系机械学科领域及其应用行业领域的研究范畴

5

1.2文献综述

·文献资料的全面性、新颖性

·总结归纳的客观性、正确性

5

1.3目的及意义

·目的明确

·具有必要性

·具有应用前景

5

内容
(40)

2.1试验内容的合理性

·内容全面,具有一定广度

·内容细致,具有一定深度

·资料与数据全面、可靠

15

2.2方法的科学性

·过程设计合理

·资料与数据分析科学、准确

15

2.3工作的难易度及工作量

·工作量饱满

·具有一定难度

10

成果

(30)

3.1试验成果的可靠性

·成果明确、具有可信度

·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10

3.2试验成果的实用性

·成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对策或建议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未来可产生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10

3.3成果的新颖性

·体现作者的新思想或新见解

10

写作

(15)

4.1摘要

·表述简洁、规范

·能够反映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4

4.2文字论述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

·文字表达清晰,图表、公式规范

8

4.3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的真实性、权威性、规范性

3

注:评价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优秀:总分85;良好:84≥总分≥70;合格:69≥总分≥60;不合格:总分59

(五)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与送审

每位学生的学位论文必须经过送审资格审查、学位论文导师审查、学位论文形式审查、学位论文重复率审查后方可提交论文送审与答辩。

1. 学生送审资格审查

根据《昆明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标准》要求,机械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具有以昆明理工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相应研究成果方可进行学位论的送审与答辩,研究成果要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学期间在《昆明理工大学学术期刊分类目录》的期刊上至少发表或录用与硕士学位论文相关的C类及以上论文1 篇;

(2)在学期间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至少1项;

(3)在学期间受理发明专利至少1项;

注:其他相应成果的认定按照《昆明理工大学关于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科研成果的规定》规定执行。

2. 学位论文导师审查

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特别是创造性工作,必须是研究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要文句简练、通顺、数据可靠、图表清晰,严格准确地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学位论文送审前,必须由校内校外导师和校外导师对该学位论文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审查通过方能进行论文形式审查。如在导师审查中出现学术争端,研究生可向学院分学位委员会申请学术争端处理,学院分学位委员会按照机电工程学院《关于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争议处理办法》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为通过的方可进行论文形式审查。

3. 学位论文形式审查

学位论文应按《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有关规定撰写。论文送审申请阶段,由学位点统一指定具有博士学位的指导教师进行论文形式审查,通过形式审查的才能申请论文重复率审查。

4. 学位论文重复率审查

论文重复率审查由学院研究生教育办公室指定专人进行。论文重复率不超过15%的可申请论文送审,论文重复率超过15%的三个月方能继续申请查重,论文重复率超过40%的六个月后方能申请再次查重。

学位论文送审前鼓励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预答辩的组织和安排由学生所在的研究团队统一负责。

(六)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企业实践、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论文研究中期进展报告等所有环节,在完成学位论文后,经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初审同意,认为其达到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后,方可提出答辩申请,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研究生管理部门批准后,组织论文评阅及答辩工作。若因特殊原因不能如期答辩者,必须在三个月前由本人和导师提出因故延期答辩申请,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延期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一年。

答辩秘书负责协助组织论文评阅及答辩的相关工作。答辩秘书应选择责任心强、具有一定机械学科领域及应用行业领域专业知识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中级职称及以上教师担任。论文答辩委员名单及评阅人在答辩前应对申请者保密;申请者本人不得参加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织接待工作,也不得直接送论文及聘请书函。

1. 学位论文评阅

学位论文应聘请两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其中一位应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一人是来自高校的研究生导师,论文作者的学校导师及企业导师均不得作为论文评阅人。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及工程技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

2. 学位论文答辩

两位专家评阅均认为论文合格并同意答辩后,由学院分学位委员会组织论文答辩委员会,并举行学位论文公开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应由57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1/3的同行专家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导师不能作为答辩委员会的成员。导师可以在正式答辩前组织进行论文的预答辩,预答辩委员会由35位具有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组成,导师可以作为预答辩委员会的成员。

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负责主持答辩会,论文答辩会应有记录。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机械学科领域及应用行业领域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标准,对论文的水平、答辩情况进行认真讨论、表决,出是否同意通过论文答辩的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获全体答辩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票数者方可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院分学位委员会。学院分学位委员会审阅通过后报送学校学位委员会审阅,学校学位委员会审阅通过的才能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七)各培养环节时间要求

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入学1个月内,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学科、专业、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在一学年内完成课程的学习。

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论文答辩等各环节之间应有充分的实际工作时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原则上在第三学期进行,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第四学期进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原则上在第四学期进行,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第五学期进行。提交开题报告与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得少于1年。

七、其它

机械专业硕士学位的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的培养,参照《昆明理工大学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申请学位的暂行规定》(2008627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执行,其中:

(一)课程体系和学分要求按照第五条执行。其中全校性公共课模块替换为中国概况和汉语课程。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其他课程模块按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实施。

(二)申请硕士学位,必须撰写学位论文,但可以采取学习课程为主,撰写论文为辅的培养方式。学位论文可以是学术研究或科学技术报告,也可以是专题调研、工程设计、案例分析等报告。其报告应能够反映学位申请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攻读我校机械专业硕士学位的来华留学生,其硕士学位论文可以用中文或英文撰写和答辩。如论文用英文撰写,须提交不少于3000字的中文摘要。


附件1

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版

专业类别名称:机械(0855

一、学科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1

机械动力学及其应用

2

机电系统故障诊断

3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4

复杂机电系统集成与控制

5

机器人技术及应用

6

工业工程

7

工业设计工程

8

农业工程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考核方式

学期

学科方向

备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考试

1

1-8

必修8学分

自然辨证法概论

1

18

考试

2

英语读写译

2

48

考试

1

英语视听说

1

18

考试

1

英语拓展

1

18

考试

2

工程伦理

1

18

考试

1

学科前沿及研究方法课

1

18

考查

1

1-8

必修1

数理统计

3

54

考试

1

1-5/8

至少10学分

(注*方向8中,农水农方向选《作物生理与生态学》、农机农电方向选《现代控制工程B

先进制造技术

2

36

考查

1

1-5

现代控制工程A

2

36

考试

1

现代设计方法A

3

54

考试

1

多元统计学

2

36

考试

1

6

高级运筹学

3

54

考试

1

生产与运作管理

2

36

考试

1

现代工业工程

3

54

考试

2

设计符号语意

3

54

考查

1

7

设计数学

2

36

考试

1

先进制造技术

2

36

考试

1

现代设计方法B

3

54

考试

1

高等农业工程学

3

54

考查

1

8

试验设计方法

2

36

考查

1

现代控制工程B

2

36

考查

2

作物生理与生态学

2

36

考查

2

专业外语

1

24

考查

2

1-8

必修1学分

论文写作指导课

1

18

考查

2

1-8

必修1学分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

3

54

考试

2

1-5

选修5学分

工程信号处理

3

54

考试

2

机器人工程 

2

36

考查

2

机械动力学 

3

54

考试

2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2

36

考查

2

计算机辅助工程与分析

2

36

考查

2

计算流体力学

2

36

考查

2

检测与传感技术

2

36

考查

2

流体密封技术

2

36

考查

2

人工智能 A

2

36

考试

2

实验设计与分析

2

36

考查

2

实用矩阵分析

3

54

考试

2

数字图像处理 

2

36

考查

2

微传感器与微执行器 

2

36

考查

2

液压控制工程

2

36

考查

2

噪声控制学 

2

36

考查

2

制造过程数值模拟 

2

36

考查

2

绿色设计与制造 

2

36

考查

2

1-5/7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

36

考查

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2

36

考查

2

6

工程经济分析 

2

36

考查

2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2

36

考查

2

机器学习

2

36

考试

2

离散系统建模与仿真 

2

36

考查

2

数据库及数据挖掘 

2

36

考查

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

36

考查

2

现代质量工程 

2

36

考查

2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 

2

36

考查

2

人机工程

2

36

考查

2

6/7

艺术美学

3

54

考查

1

7

SPAC系统水分运转与调控

2

36

考查

1

8

高等农业机械学

2

36

考查

2

工程传热传质学

2

36

考查

2

灌排技术与设备

2

36

考查

1

节水灌溉理论与新技术

2

36

考查

1

农产品加工工程

2

36

考查

2

农林废弃物处理工程

2

36

考查

1

农业生态工程

2

36

考查

2

农业水土环境

2

36

考查

2

农业物联网技术

2

36

考查

2

人工智能B

2

36

考试

2

三维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2

36

考查

2

生物质能工程

2

36

考查

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2

36

考查

2

现代测控技术及应用

2

36

考查

1

有限元理论及应用

2

36

考查

1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含创新创业教育)

1

学科方向1-8必修,要求参加6次以上讲座,写出书面报告

实践环节

5

学科方向1-8必修,详见《昆明理工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工作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

机电传动控制

学科方向1-5

 

以同等学力、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研究生必修3门本科学位课,不计学分。

机械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基础工业工程

学科方向6

系统工程

运筹学

表现技法

学科方向7

工程制图

机械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科方向8

灌溉排水工程学

农学概论

农业机械学

自动控制原理

土壤学与农作学

(注:1.专业学位教指委有更高要求时,按教指委要求执行;2.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跨方向选择课程。)

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

由于非全日制机械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按“进校不离岗”方式培养,因此实践环节(包括学术活动、专业实践)不做硬性规定,但其他环节,如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补修课等参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执行。


学科意见: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研究生院审核意见:

 

 

 

 

 

 

 

 

 

 

主任(签名):

 

                                                       

 

上一条: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下一条:农业工程(0828)学硕研究生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