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于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信息与电气化工程4个二级学科方向。
(二)学科建设情况
农业科学学科于2021年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也是云南省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农业科学学科。学位授权点所依托的现代农业工程学院拥有季节性旱区水-土-作物系统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院士工作站(智慧农业)1个、云南省专家工作站(农业信息化)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创新团队及学科方向团队3个。目前,学院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云南省农业工程学会挂靠单位和理事长单位。
学院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了解涉农学科发展动态,培养三农情怀和创新实践精神。近年来,由我院牵头申报的“干热区特色作物水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及应用”项目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公布了2020-2021年度农业节水科技奖获奖成果,我院参与完成的“滇中高原农业节水与水资源配置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此外,张兆国教授荣获“最美农机教师”称号,朱惠斌教授荣获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南省教学名师,获得“国家一流课程、云南省虚拟仿真、校级课程思政等多门课程”,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得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南省教学名师1名、校级教学名师1名、云南省优秀班主任1名。此外,2022年我院通过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工作。自开办以来,先培养硕士研究生500余人,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5年,学院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省部级学科竞赛并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100余项;2022年荣获国家、省部级奖项(互联网+、挑战杯、学科竞赛等)20余项。近年来,本学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和行业领域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农业工程领域的工程实际,按照“工中有农、农中有工、农工交融”的发展思路,开展了前沿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的深入研究。
2022年度,我院共获批科研项目33项,累计项目金额1794.8万。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项目总金额1381万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40万);省部级项目9项,项目总金额225.6万元;地厅级项目5项,项目总金额32万元;企业委托项目8项,项目总金额156.2万;发表学术论文53篇;其中SCI/EI共35篇;获授权专利29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9件,3件利已完成转让;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团体标准1项。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国内外一批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保持长期良好合作,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省内外建立了18个教学科研联合基地。本学位授权点根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以深度契合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的科技需求为依托,基于学科特色与优势,围绕几个核心科研专题,通过科技攻关、科技人才培训、科技下乡、应用推广与示范等方式,提升本学科的社会服务水平与能力。核心科研专题,主要围绕干热区水肥高效利用技术、丘陵山地农业装备、设施环境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水肥光管理技术、肥水一体化技术等方面开展科研工作:(1)通过研发三七等丘陵山区特色经济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提升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2)通过创建干热区小粒咖啡、芒果等热经水果的水肥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模式,研发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关键装备,实现丘陵山区节水减排和效能提升,助力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达成绿色生产和农业增收的效益;(3)通过水肥光温协同消减了三七病害,实现了三七的绿色生产,并研发了三七等云南特色道地中药材的环境调控技术与生产装备,推动中药材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权点坚持“农业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结合、立德树人与质量提升结合”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的农业工程人才为目标,加快智慧农业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创建国内一流农业工程学科专业。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2022年,研究生招生95人,在读249人(含1名非全日制)。毕业研究生47人、就业46人、就业率97.87%,就业研究生中,受雇全职工作32人,读博14人,升学率38.89%。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2022年,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41人(2022年引进青年博士已报到8人,校内调入1人,其中四层次2人,五层次3人),其中正高级10人(2022年新晋教授1名),副高级10人(2022年新晋副教授1名,引进副教授1名),博士学位占比92.1%(2022年博士学位教师新增9人);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8人(2022年新增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38人(2022年新增硕士生导师8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1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共10人(其中,2022年新增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5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根植红土、情系三农”,全面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以课程思政改革项目为引领,核心课程带动普通课程,全面启动课程思政改革;以“关于培育建设‘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项目”、昆明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改专项课题为引领,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同向而行,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进行梳理设计和改革,明确课程的思政要求与标准。结合农业工程学科特色开展“根植红土、情系三农”教育,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人文素养、法制意识等方面深入挖掘思政元素,研究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通融合。齐抓共管,形成多元化的思政队伍,除了配备专职的党委副书记、政治辅导员、团委书记外,还通过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导师、教师等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政队伍,并对育人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核。运行机制上强化师生对接和推进“导师制”,完善教师党员联系学生机制,对学生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学业上辅导,使学生及时得到全方位指导。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坚力量,对研究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培养研究生的必要环节。现代农业工程学院一直以来坚持以“支部建在田间地头”为理念,通过积极探索党建与研究生培养工作相融合的党建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全体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着力培养关心国情社情,心系民心福祉,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云南省打造万亿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战略,依托综合性大学工科优势,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将“红色基因、红土精神、红色农耕”融入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思政教育课程,凸显“红色基因的传承、红土精神的体现、红色农耕+绿色文化”的融合
以“红土精神”铸造师魂,我院广大师生根植红土、情系农业。不断提高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紧紧围绕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院农业工程学科在我省“绿色三张牌”产业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2)建立立体式思政队伍,优化思政教育体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协同培育研究生党建工作模式
院党委着力从点、线、面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调动全院教职工主观能动性,自下而上自觉融入日常教学,优化思政教育体制,有针对性的、差异性的形成研究生思政教育协同模式。构建党建带团建促群建,各系、科室、团队组织机构健全,选优配强辅导员,初步形成了院、系、班级、宿舍和家庭五级联动教育模式。
(3)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第二、第三课堂的研究生党建模式
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生动活泼、新颖别致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关注民生,关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不仅活跃了研究生的课余生活,营造了研究生的严谨活泼、求实创新的学术氛围,陶冶了研究生的情操、促进了全面发展。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研究生养成实事求是、淡泊名利、刻苦钻研、严谨求学的品行,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坚实的政治和道德基础。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荣获2022 年“镜头中的三下乡”活动优秀视频团队、云南省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校级优秀团队、特色品牌项目等奖项6项。
(4)主要成效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获批了云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研课题1项,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1项,校级思政课题6项,校级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1项。参与教育部思政类课题1项、教育厅思政类课题2项,校级思政课题3项。获得思政类奖项,全国奖项1项,省级奖项5项,校级奖项9项。发表思政类论文C类14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重点项目 1 项、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 项、昆明理工大学“课程思政”教改专项课题 1 项、云南省研究生案例库建设项目 2 项、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2 项。
(三)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课堂、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全方位构筑意识形态阵地堡垒。课堂上增强教师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意识,严把教材关和教书育人关。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主流的思想舆论、正能量的事迹去教育和带动广大师生,真正掌握校园文化阵地的主动权。积极开展网上意识形态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时刻监督检查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三全育人”提供保障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政联席会议研究“三全育人”形成了机制和惯例,从而带动党支部发挥“三全育人”的战斗堡垒作用,进而教师党员在“三全育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本科生按专业设置党支部,研究生按学科方向设置党支部,支部书记均由副教授以上专业教师担任,选优和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发挥学生党建核心引领作用。
(四)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学院根据学校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原则要求,按照学科方向拟定本院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目录等;组织学位点培养方案制定,负责研究生的日常教学管理、教育培养等事宜。学院设有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学院研究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包括教学计划制订、导师队伍管理、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党团组织、学生会工作等。学院是培养研究生的基层单位,组织指导教师制订本专业学科培养方案,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开设研究生学位课程,编写教学大纲,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定期检查教学效果等,同时负责本学科建设及学位点相关工作。
三、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现代农业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设有四个学硕专业: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1)、农业水土工程(082802)、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2017年修订了培养方案,学科基础课必修9学分,选修4学分,学科专业课必修1学分(农业工程专业外语),并按专业方向选修5学分。专硕设置农机装备工程(085508)和农田水土工程(085904)两个专业,学科基础课必修1学分(学科前沿及研究方法课),选修10学分,学科专业课必修2学分,选修5学分。学院针对每门选修课都修订了具体的授课大纲,开设的可选修课程类别丰富,便于学生按科研需求和兴趣选修。
学院立足专业建设,从课程体系整体出发,优化结构,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提升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与试验技能。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优质课程和教改项目建设,注重课程思政融合,并取得显著成效。《现代测控技术及应用》2019年8月获批省级优质教学案例库,于2021年顺利结题;同一门课程2021年1月获批省级优质课程,2021年6月获批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SPAC系统水分运转与调控》2022年9月获批省级优质课程。2022年获批5门校级优秀课程《生态水文原理及应用》、《SPAC系统水分运转与调控》、《试验设计方法》、《论文写作指导》、《农产品加工工程》,所有获批的课程建设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
(二)导师选拔培训
本学院严格按照昆明理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颁布的《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办法》进行硕士研究生导师的选拔,综合考察教师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科研能力、学术水平、是否能认真履行指导教师的职责等,遴选程序由本人提出申请,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审,并报送校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审定备案。导师培训依照学校2021年3月印发的《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管理办法》执行,实行常态化、分类分级、形式多样的培训机制。学校构建的“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师资培训学习平台”为导师培训提供了充足的课程资源。我院所有新聘硕士导师均达到了最低20培训学时(5个培训积分)的要求。21名在岗导师线上培训的学习时长均大于12个培训学时(3个培训积分),符合学校培训管理办法的规定。学院方面在学科文化传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专题培训,主要以学术研讨、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专题报告,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着力培养“四有”好老师,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朱惠斌教授荣获2022年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云南省教学名师称号、张兆国教授荣获2021年“最美农机教师”称号,获奖教师都是来自全国农机教育领域的优秀教师典型。他们刻苦钻研业务,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兢兢业业工作在农机教育第一线,为农机化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勇于探索、锐意改革,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当代农机教师的风采,为中国农机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最美”答卷。党政齐抓共管,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打造一支乐教书、重育人、甘奉献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将党政领导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人,做到“领导、实施、参与” 三层联动,确保师风师德建设扎实开展并取得成效。建立健全制度,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建立包括“学科、教师、家长、学生和社会”多维监督制度,明确师德红线,对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充分利用“云岭大讲堂”、“云岭先锋”和“学习强国”等线上学习平台,“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等线下红色主题教育基地,以党支部建设为依托,结合教研室主题学习,扎实展开“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将集体学习与专家讲座相结合,定期开展师德全员轮训活动,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和导师学术行为,有效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效果。立标杆、树典型,营造师德师风建设良好风尚,通过学习先进典型和身边先进教师的典型案例,进一步激发全体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引导教师知先进、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风尚。
(四)学术训练情况
农业工程学科是解决农业的问题,学位点要求研究生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接触生产实际,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研究生亲自加工样机,参加样机生产试验。此外,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这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
深入实施研究生学术训练、学术交流和教育创新计划。通过实施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研究生教育计划,对标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能力训练,并全年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和专业领域知名学者来校举办讲座。从顶层思想来引领学生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发了研究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学风建设质量。同时,为引导和培养广大研究生深入领会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科学规范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邀请专家教授、青年学者、研究生科研达人等与广大研究生一同学习科学精神、探讨学术创新、交流学习经验,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广大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激励研究生刻苦学习、潜心研究。鼓励参与导师科研项目,促进科教融合联合培养。制定激励导师和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制度和措施,强调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鼓励学科导师组培养模式。导师组重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改革传统科研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创新型、自主性探究模式,例如,学术成果汇报或展示、小组研讨报告、学术探究总结、科研实践报告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导师高水平纵向课题,在纵向科研项目的研究中,项目主持人大多需要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建立学术联系,通过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与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联系,促进科教融合。
(五)学术交流情况
学术交流是发现问题、学习研究思路,掌握学术前沿动态,获取学术支持的重要途径,是硕士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通过学术交流,拓展视野,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表达和交流能力,以及能够运用不同的方式简洁清晰地表达所研究的问题、阐述研究思路和交流展示研究成果等。由于疫情影响,本年度虽然研究生参加线下的学术交流较少,但有600余人次参加国际、国内线上学术会议30余场次。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云南省政府奖学金10000万元。一等学业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二等学业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三等学业奖学金每生每年3000元。学业奖学金评审比例:按照年级人数的60%,一等(20%)、二等(25%)、三等(13%),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2%)。2022年度研究生共评选出国家奖学金1人,云南省政府奖学金1人,一等学业奖学金12人、二等学业奖学金16人、三等学业奖学金8人。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面,通过科研实践育人,研究生通过参与导师承担的种类科研项目和学院组织的各类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到校企事业单位与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实践等方式,将科研和实践活动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对人才培养起到支撑作用。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大赛、农业智能装备大赛等各种学科类比赛,认真进行学术论文撰写训练、投稿与发表,并积极参与农业工程相关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重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建设,关注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和生师比状况,重点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水平,保证队伍梯次和可持续发展性。保证兼职教师、柔性引进人员、短期人员等队伍建设管理,合理分布、学科方向吻合。2022年,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41人(2022年引进青年博士已报到8人,校内调入1人,其中四层次2人,五层次3人),其中正高级10人(2022年新晋教授1名),副高级10人(2022年新晋副教授1名,引进副教授1名),博士学位占比92.1%(2022年博士学位教师新增9人);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8人(2022年新增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指导教师38人(2022年新增硕士生导师8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1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常务理事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共10人(其中,2022年新增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5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希望和未来,因而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为了使我院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熟起来,使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有章可循,特制订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凡新进我系的具有硕士以下学位(含硕士研究生)或讲师以下职称(含讲师)、年龄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原则上均属于“传帮带”制度的对象。“传帮带”的指导教师由年轻教师所在教研室选派并经系部认可。指导教师应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教师担任。
(三)科学研究
学位授权点不断推进科研制度体系化改革,建立学术标准规范提供保障,规范基础科研活动,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凝聚科研创新力量,使得学科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不断提升。2022年度,我院共获批科研项目33项,累计项目金额1794.8万。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项目总金额1381万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40万);省部级项目9项,项目总金额225.6万元;地厅级项目5项,项目总金额32万元;企业委托项目8项,项目总金额156.2万;发表学术论文53篇;其中SCI/EI共35篇;获授权专利29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19件,3件利已完成转让;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团体标准1项。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将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深刻领会习近平回信寄语全国涉农学科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精神,开展知农爱农大讲堂、传承红色基因和红土精神等主题教育活动,帮助研究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新时代的师生党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担当作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
(五)国际合作交流
学院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美国麻省大学农学院、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署等国外一批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有长期良好合作。合作方式包括选派青年教师开展访学研究,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等。
五、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2021年10月2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86所高校的4992个学科点上榜。其中昆明理工大学农业工程学科软科排名取得新突破,首次进入全国前50%行列。2022年通过邀请农业工程领域专家对我院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进行了评估论证,获得了专家的肯定。
虽然本学科已经取得了上述成果,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针对特色作物,在生产环节机械化装备、水肥高效利用指标体系等过程中产生了较多较好的成果,但未来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水平,促进产学研结合,凝练、总结和推广,申报国家级科技奖,提升国内国际影响力;此外,虽然取得了较多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但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和重点专项等大课题尚需继续争取,增加科研项目数量和规模;虽然已经拥有一定的科研和人才平台,但还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争取更高级别的平台。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学位〔2014〕5号),《云南省博士硕士论文抽检办法》(云学位〔2014〕17号)等文件精神,教育部、省学位办抽检了研究生学位论文,无存在问题学位论文。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方面,2021年国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省硕士学位论文和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其中,优秀论文占比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改进措施
提高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水平。注重学术成果的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关注创新和学术贡献,特别注重学术论文与高原特色农业的关联性和对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的支撑性。下一步将完成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学术论文,鼓励导师和研究生多发表相关SCI论文,不断提升农业科学ESI前1%学科排名,力争农业工程软科排名稳中有进,此外,拟出版学术著作3~5部。
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省内外相关产业的横向联合,积极开展与当地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实用性强、技术开发能力雄厚的特色学科;积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并推向市场。在高原特色热经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与装备、云南道地中药材种植机械化装备与技术、设施农业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形成一系列高质量发明专利和研究成果,力争2023年实现5~10项相关的专利转化和新技术与装备应用示范,实现较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增加科研项目数量和规模。注重关注国家关于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以及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科技需求,重点关注相关“卡脖子”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措施,积极申报并预研各类相关课题。未来5年,力争每年平均立项国家级项目3~5项、省部级项目5~6项、企业委托项目4~5项,并努力实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各1项以上。
提升国内国际影响力。本学科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瞄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对农业工程人才需求,培养掌握丰富的工程学、生物学、农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知识,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且具有较强创新创业及工程实践能力的从事农业工程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利用地缘优势,通过积极宣传以及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等,并力争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来自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国家的留学生,扩大本学科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通过承办农业工程类学术会议、参与并承担农业工程类学会的组织工作、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及更多人次地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发表高质量的国际期刊论文等,提升本学科在农业工程领域的影响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未来5年期间,力争使得专任教师人数增加至55人,高级职称教师数量每年稳步增长,每年引进符合学校高层次人才要求的教师2-3人。在引进人才时,充分考虑本学科下设的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四个学科方向的人才需求,做到特色优势方向重点支持,兼顾其他方面平衡发展,着力布局加强智能农业装备与智慧农业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支撑平台建设。加大现有的省部级平台以及其它平台的建设,实现现有平台级别提升1-2项,并未来5年内,积极努力筹建智能农业装备与智慧农业领域等方向的平台和基地,力争新增立项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基地1-2项,同时整合学科资源力争实现省级创新团队的零突破。通过中央支持地方共建专项经费、学科建设经费、科研项目经费等,购置相应平台建设所需的重大仪器设备,并进一步完善重大仪器设备的管理,建立建全在学院内或学科内的共享机制,提高重大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