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杨启良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季节性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理论与技术;高原河湖流域农业节水减污理论与技术、水肥药一体化技术与装备、丘陵山区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
主讲课程:本科:灌溉排水工程学,农业工程概论;研究生:农业工程学科前沿研究方法,农业水土环境
个人简介:
杨启良,男,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农业工程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设指导组成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高校特色作物高效用水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主任,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团队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等项目13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2项、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1项。发表科技论文135篇,其中被SCI、EI收录50余篇;第一作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0余件,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灌溉排水工程学》教材1部、科学出版社等机构出版学术专著3部,研究成果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主要研究项目:
(1)主持的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遮荫条件下避雨和灌溉施肥模式提高三七抗病性的机制研究,2020-2023;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喷灌施肥条件下水肥耦合消减三七根腐病的机制研究,2018-2021;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亏缺灌溉时小桐子对盐胁迫环境的响应与水氮高效利用机制研究,2014-2017;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限量灌溉和施氮对小桐子产量和品质效应研究,2011-2013;
5、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亏缺灌溉时小桐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响应与节水调控效应研究,2013-2016;
6、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局部灌溉对果树水力结构的影响与节水调控机制研究,2010-2013;
(2)负责的科研平台、团队及人才项目
7、云南省高校特色作物高效用水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2019-2022
8、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2017-2021
9、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团队项目:季节性旱区农业高效用水团队,2017-2021
10、昆明理工大学学科方向团队项目:高原旱区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团队,2012-2016
(3)承担的教学改革项目
11、昆明理工大学教改项目: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考核改革项目,2018-2020
12、昆明理工大学“金课”项目:灌溉排水工程学,特色金课,2019-2022
13、昆明理工大学一流课程:灌溉排水工程学,2020-2022
代表性成果:(按照参考文献格式,限填5项)
1. 杨启良、刘小刚、谢永生、李加念、喻黎明等.干热区特色作物水肥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及应用. 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
2. Li, J., Q. Yang*(通讯作者), Z. Shi, Z. Zang and X. Liu. Effects of deficit irrigation and organic fertilizer on yield, saponin and disease incidence in Panax notoginseng under shaded conditions[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21, 256: 107056.
3. 张京,杨启良(通讯作者),戈振扬,齐亚峰,周兵,殷欣. 温室环境参数监测系统构建与CC2530传输特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7):139-147.
4. 曹春号,杨启良(通讯作者),李加念,刘小刚,喻黎明.自动挡雨预警推送蒸发器手机在线控制装置研制[J]. 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6):145-151.
5. 熊凯,杨启良(通讯作者),杨春曦,刘小刚,韩焕豪,周平.基于病害高发期气象因子的三七病害发生率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20,36(24): 170-176.
招生专业:学术型硕士(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型硕士(机械:农业工程)
欢迎水文学、生物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等相关专业,以及有志于从事高原河湖流域农业节水减污理论与技术、丘陵山区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研究的青年学子报考。
联系电话:15025122865
电子邮箱:yangqilianglovena@163.com